心梗是一个危险的疾病,我国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患者死于此病。那么,心肌梗死到底有没有先兆呢?如果能了解一些先兆,就有可能阻止心肌梗死的发生。高教授说,有征兆,有些病人掌握了,有些没有被识别。比如以前没有冠心病的病人,有段时间老是有点不舒服,而且不能活动,一活动就不舒服,尤其是心脏不舒服。但是不舒服,很难表达这里疼呀,说不出来,反正我一活动就难受,或者上班、赶汽车或者走快路,上楼梯就不得劲,这时候一定要高度警惕,你可能得上了冠心病,或者是冠心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重了。为什么会出现不舒服的状况?因为,是冠状动脉血管里面的斑块在变化,影响血流,导致各种不同的莫名其妙的症状。但是大部分应该和你的活动有关系。
在深入一些讲,假如你原来有冠心病,你知道你有心绞痛,这几天,原来我能走一百米,现在我只能走50米了,是不是时间短了。以前我走路有症状,现在我吃个饭都有症状;以前我在家里做家务没有问题,现在不能做了。这是因为,你的心脏负荷量比原来缩小,耐受量减少了,或者是你一星期只犯两次心绞痛,现在一天犯两次,疼痛的频率增多了,或者你以前的疼痛不重,现在疼痛比以前很重了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以前我吃一片就行了,现在吃两片都不行。
这些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呢?这是因为患者疼痛的频率、诱发的因素、持续的时间都比以前加重了,这时就要考虑我可能短时间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,那就要去看医生,让医生帮助你判断你这个病可能要加重。医生根据情况采取必要措施,比如治疗不合理,药服用的不恰当,药物的剂量要增大,或者药物的种类要增加,帮助患者预防从心绞痛走向心肌梗死。高教授强调,早期症状的识别,对患者有效预防心肌梗死是特别重要的。
老喝酒,常加班,压力大,开夜车,还有暴饮暴食,乱发脾气,就有可能促进从心绞痛走向心肌梗死。所以说,早期症状识别是特别重要。但是,以上的不良生活习性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,一定要引起重视,千万不能有了心肌梗死才被送到医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