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,中医上,头还被称之为"诸阳之汇"。头部的皮肤虽然薄,却布满血管及毛发,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往外散发。有关研究资料表明,气温在15℃左右时.人体约1/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;气温在4℃左右时.人体约l/2热量从头部散发;而气温在零下10℃左右时,人体竟会有3/4热量从头部"跑掉",心血管系统容易收缩、痉挛,可能因供血不足而导致栓塞。由于如此多的热量在头部散发,护住头部也就减少了身体热量的散发,因此外出戴帽很重要。寒冷时候戴帽子不仅能保暖,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病,呼吸道、消化道疾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,还可避免感冒、咳嗽、头痛、而神经麻痹等疾病发生。
帽子的材料应以柔软、轻便、保暖性能好为宜。体质较弱易感冒的人,要用呢料或毛线制成的帽子。患高血压的人帽子不要太重,更不要箍得太紧,帽子太紧了头皮长时间被挤压.血液循环不好就会头痛。天气变暖后,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,慢慢摘掉帽子。此外,下雪天室内外温差大,早晨锻炼的老人,很容易诱发心脏病、脑血栓等。因此,建议老年人改到下午锻炼。
根据中国心脑血管防治联合会统计:一方面,60%以上的脑血管病是由心血管病引起的,单一的脑部治疗而忽视心脏会导致病情反复。另一方面,脑血管病又会引发心血管病。临床观察,50%以上的脑血管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。因此,心脑血管病,一定要心脑同治,赵步长教授总结几十年中西医治疗经验,认为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"虚"、"淤"、"痰"等,提出了"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"、"脑心同治"两大理论,认为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心脑密切相连,唇亡齿寒。在治疗上,如果忽视了心脑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,就会陷入药越吃越多、病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。
中风虽然发病快,但发病前也有一个过程,出现一些早期的信号。过性黑矇(即突然眼前发黑,几秒钟或者1-2分钟可以缓解)、偏侧性视野范围缩小、复视(视物成双)、偏身或单侧肢体无力或笨拙、偏身或单侧肢体麻木、偏身或单侧肢体感觉异常、失语(或语言不利)、语言理解不能、人或物体的命名不能、记忆丧失、眩晕或头晕、走路平衡不能、面部麻痹、饮食水呛咳等。
|